本章视频导学

 

 消化系统

         本章导学:

本章重点阐述消化系统的组成;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和主要结构。

    一、消化管

    消化管是一套从口腔到肛门的粗细不等的完整管道。由于功能和形态不同,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口腔、咽、食管、小肠(十二指肠、空肠和回肠)和大肠(盲肠、结肠和直肠)。

    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叫做上消化道,空肠以下的一段叫做下消化道。

    (一)口腔

    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。其前壁是唇,侧壁是颊,上壁是腭,下壁是口腔底,后方是咽峡。口腔壁的腔面被覆以粘膜,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构成。唇的外面覆以薄层皮肤,分为上唇和下唇,两唇之间为口裂。口腔内的器官还有牙、舌和唾液腺等。

    1.牙

    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,位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。在人的一生中,先后有两组牙发生,第1组称为乳牙,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,至两三岁出齐,共计20个,6岁起开始脱落。第2组称为恒牙,在乳牙开始脱落时长出,约至25岁左右换齐,共32个。牙的主要功能是切割和磨碎食物并辅助发音。

    2.舌

    舌是外覆黏膜的肌性器官,具有搅拌食物、协助吞咽、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。

    3.大唾液腺

    包括腮腺、下颌下腺、舌下腺三对。

    (二)咽

    咽是一个上宽下窄、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,位于颈椎前方,上起颅底,下至第6颈椎下缘与食管相连,长约12cm。咽的前壁不完整,分别与鼻腔、口腔和喉腔相通,故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:鼻咽、口咽和喉咽。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。

    (三)食管

    食管是一条输送食物的扁圆形肌性管道,位于脊柱的前方。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高度与咽相接,下端穿过膈肌于第1 1胸椎左侧与胃的贲门相连,全长约25cm。食管全长有3个狭窄:第一狭窄在食管起始处;第二狭窄在食管与左支气管相交处;第三狭窄在膈的食管裂孔处。

    (四)胃

    1.胃的位置和形态

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袋状器官,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左季肋区,小部分位于腹上区。      胃的入口称贲门,与食管相接;胃的出口称幽门,与十二指肠相接。

    2.胃的功能

  在消化过程中,胃为食物的临时贮存室,并以其肌层收缩磨碎搅拌食物。胃分泌胃液,胃液可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。胃能吸收水、无机盐、葡萄糖、酒精和某些食物。胃还可分泌激素,有调节胃液分泌等功能。

    (五)小肠

    小肠是消化管的最长部分,成人全长约5—7m。上端连接胃的幽门,下端连接大肠,蟠曲于腹腔内。

    1.小肠的分段

    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、空肠和回肠三段。

    (1)十二指肠:是小肠的起始部分,长约25cm,因相当于本人十二个手指并拢的宽度而得名。它位于腹上区脊柱腰段前方,呈“C”字形,包绕头。可分为上部、降部、水平部和升部。在降部后内侧的粘膜上有一乳头状突起,称为十二指肠乳头。乳头顶端有一小孔,为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,胆汁和胰液由此注人小肠。

    (2)空肠:上接十二指肠,除去十二指肠外,空肠占其余小肠的2/5,一般位于腹腔左上部。空肠管腔较大,粘膜环状皱襞较密、较高,管壁较厚,绒毛亦较多,血供丰富,在活体颜色较红。

    (3)回肠:上接空肠,占小肠远侧的35,一般位于腹腔右下部。回肠与空肠相比较,管腔较小,粘膜环状皱襞低而稀疏,管壁较薄,绒毛亦较少,颜色较淡。

    2.小肠壁的结构    

    小肠壁分粘膜、粘膜下层、肌织膜和外膜四层。小肠(特别是空肠)粘膜具有许多环状皱襞,皱襞表面的粘膜形成微小的指状凸起,称小肠绒毛。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,可吸收葡萄糖、氨基酸和部分脂肪酸。环状皱襞和小肠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粘膜的吸收面积。

    3.小肠的功能

   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场所。

    来自胃的食糜在小肠内与胆汁、胰液混合后,其中的糖可分解为葡萄糖;蛋白质可分解为氨基酸;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。最后由小肠绒毛将这些营养物质的小分子、维生素和水分子进行吸收,并把食物残渣推送到大肠。

    (六)大肠

    大肠位于腹腔内,围绕在空肠、回肠周围,是消化管的最后一段,长约1.5m。

    1.大肠的分段

    大肠分盲肠、结肠、直肠和肛管四段。

    2.大肠壁的特点

    粘膜无绒毛,肌织膜外层纵行肌集中形成三条带称结肠带。

    3.大肠的功能

   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无机盐,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,排出体外。

    二、消化腺

    (一)肝

    1.肝的位置和外形

    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,它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,正常成人肝下缘不低于右肋弓下缘。成人肝重约1500克,呈红褐色,质软而脆。肝分上下两面,上面隆凸,紧贴膈肌。下面朝后下方,有呈“H”形的三条沟,其中横沟称肝门,是门静脉、肝动脉、肝管、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门户。

    2.肝的构造

    肝属实质性器官。其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,被膜从肝门深入肝实质,将肝分成许多小叶,称肝小叶。每个肝小叶呈多边形棱柱体,成人约100万个。

    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。肝小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。中央有一条纵贯全长的中央静脉,其延续为肝静脉。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着许多肝细胞索,每条肝细胞索由两行肝细胞组成,索与索之间是肝血窦。肝血窦为肝动脉毛细血管和门静脉毛细血管互相吻合形成,其一端与中央静脉相通,窦内有枯否氏细胞,具有吞噬异物的机能。肝细胞索从立体角度看呈板状,称为肝板。肝板内,相邻肝细胞间有微细的小管称胆小管,收纳从肝细胞分泌的胆汁,胆小管的一端是盲端向着中央静脉,另一端与小叶间胆管相连。

    3.肝外胆道系统

    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。

    (1)胆囊:胆囊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,呈梨形,容量40—70毫升。有贮存、浓缩和输出胆汁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。

(2)输胆管道:包括左右肝管、肝总管、胆囊管和胆总管。

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,经胆小管流出肝小叶入小叶间胆管,再汇人左右肝管出肝,会合流入肝总管。至肝总管后,可以经胆囊管人胆囊暂时贮存和浓缩,进餐时由胆囊流经胆囊管至胆总管注入十二指肠。胆汁也可出肝经左右肝管和肝总管直接流入十二指肠。

    4.肝的功能

    (1)分泌胆汁。 

    (2)参与物质代谢。。

    (3)解毒作用。

    (4)防御作用。

    (5)胚胎期的肝是主要的造血器官,成人的肝有贮存血液、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。

  此外,肝还有内分泌的功能,肝细胞的某些产物可直接释放人血液对机体代谢起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(二)胰

    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。

    胰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,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。占大部分的外分泌部的腺泡分泌胰液。胰液流人胰腺管,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。内分泌部又称胰岛。其功能是分泌胰岛素,调节体内糖的代谢。胰岛素分泌不足时,血糖过高,会产生糖尿病。

    三、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

    (一)经常从事体育运动,可增加人体能量物质的消耗。反射性地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机能。

    (二)体育运动时,由于膈肌的大幅度升降活动,对胃肠起按摩作用,也能增强胃的消化功能。

    (三)因运动时间安排不当,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机能。

    (四)如运动负荷过大或运动时间过长,出现过度疲劳,则有可能影响肝的正常功能。

    (五)研究进一步表明肝细胞在训练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变

化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逐渐恢复正常。而且运动时间短,运动量小,恢复所需时间较短;相反,运动时间长,运动量大,则恢复所需时间较长。

    (六)运动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,服用类固醇等有害药物。实验证明,服用类固醇对肝脏结构会产生不良影响。